今年以来,德城区将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作为建设“首善德城”的重要推动力,搭建“三大平台”、开展“五大行动”,建立健全政府与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聚焦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需求,系统协调、全面发力,企业新增量、市场主体保有量均居全市首位。
搭建“政企常态沟通”平台。一是制定“企业家·区级领导”“1+N”会商解决机制,以区营商环境领导小组为班底,构建“领域长-行业主管部门-街道经济服务办公室-社区党委-企业负责人”五级架构,着力解决影响企业生产经营、项目落地建设等问题21件次,开展“政企畅聊”早餐会6次,组织“进企业、走项目、优环境、稳经济”现场办公5场,与15名企业家面对面、心贴心听取诉求,全部诉求通过专人跟踪督办机制,定期回访整改落实到位。二是打造“政府+企业”联合招商新引擎,出台57项143条优化营商环境针对性改革举措,从7个镇街中筛选格瑞德、益海嘉里、双一科技等优质企业,建立政企联合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区领导带头挂帅出征,全区各级各部门、各企业持续发力,通过介绍产业结构现状,展示名优企业,推介成熟地块,等方式,掀起了全区上下抓招商、上项目、促发展的热潮。
搭建“项目全周期服务”平台。建立全区重点项目专库,成立项目服务专班,推出项目全生命周期“专班+现场指导”“一张表单+上门服务”套餐,采取全链条智能审批、“多评合一”、现场办公、开辟绿色通道等方式,完成339个项目策划生成并制定专属落地流程图,为10个区级项目提供“一件事一次办”、制定实施“一链办两码通”方案。针对各类市场主体,推广企业诉求处置“五个办”工作机制,创新“园区楼宇+企业服务点+专业化服务”帮代办体系,持续落实企业“一对一”包保联系制度,累计解决规划、土地、人资等问题144件。
搭建市场响应机制平台。一是拓宽诉求受理渠道,制定《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通过“12345”企业接诉即办平台,聘请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完善细化营商环境举措,答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等方式,全方位受理市场主体遇到的困难及不合理行为27条。二是上线“德城企业帮”综合性企业服务平台,完善企业诉求、融资贷款、质量监管、共享场所申请等8个服务模块、27项业务场景,实现服务事项“一屏”查看、惠企政策一“键”通达、业务融合“一体”通办、企业诉求“一秒”掌握,累计受理企业咨询、诉求1732条,帮助267家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54项,企业满意率达100%。三是深入实施“工赋山东”专项行动,以数字化赋能先进,建设产业云平台,加快落地忽米网食品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投用东盟元宇宙线上展会体验中心,为企业提供研发设计、线上展销等“云服务”,推进产业“云”上互联。
开展“重商惠企”暖心行动。筛选全区重点企业作为首批走访慰问对象,投入资金9万余元,组织为企业家代表“过生日、送温暖”活动343场次;融合打造“党建+文明实践+营商环境”15分钟惠企圈,挑选25个硬件条件好、企业较为集中的基层服务站点对企无偿开放,提供商务洽谈、员工培训、健身休闲等共享服务;编制企业合规清单,涉及应急、司法、市场监管、教育、卫健、文旅等2377条内容,围绕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环保标准、考级考评等重要指标,依申请探索企业合规经营线上体检服务,服务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开展“政策落地”专项行动。发布“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宣讲小视频7期,政务服务手册打包发放12000份,惠企政策精准“投递”直达企业主体。围绕重点项目、新兴产业、总部经济、上市支持、技术改造等,出台《德城区关于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支持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区的若干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措施16条》等文件,对后备资源企业进行梯次跟踪培育,挖掘高平台服务需求,促成鑫华润与青岛科技大学签订技术开发协议2项,双一科技与北京理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1项,构建起“政策清晰、企业明晰、政商亲清”的新型政策服务体系。
开展“遍访企业”专项行动。一是完善企业走访长效机制,选优培强1500名首席政府服务官,将“线上访”与“线下访”相结合,开展“集中访”“专项访”“日常访”共计78次,为企业提供经济运行、重点项目、科技创新、项目建设、人才引进、产学合作等全方位服务。二是创新楼宇企业综合“首席服务官”服务体系和“德城NQI”一站式质量服务,解决楼宇内企业招商引智、融资孵化、平台共享等方面难题32项,梳理形成7大类85个质量服务事项清单,推进47家规上企业、23家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瞪羚企业建立完善首席质量官制度,为企业提出质量提升针对性建议20条。三是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开展“三全”集成服务,通过建立联合服务指导组和首席服务官制度,从项目立项到物业管理对区级28个在建在售房地产项目提供规范高效的全流程服务,推进房地产领域“放管服”改革。
开展“金融赋能”专项行动。开展融资集中对接、企业上市培育、金融助力招商等专项行动,成立德州财融投资控股集团、德州财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建立5支金融辅导队,搭建区级财政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累计为20家企业提供担保服务5780万元,推出“融资担保+应急转贷”服务模式,累计解决资金需求55.83亿元,挂牌上市企业达30家,争创省级“金融管家123+N”工作试点。
开展“执法监督”专项行动。清单式明确“府检联动+”协作职责,推出信息共享、结果反馈、线索移送、联合调研等8项“硬核”举措,开展跨部门专项整治和联办督办行动11场,帮助企业提供法律咨询96次,实现“联动协调分层过滤、法律服务触手可及、法治化营商环境明显提升”的治理成效。创新“法官+调解员”纠纷解决机制,“诉前调解新模式”获评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十佳案例;扎实推进“百名律师进千企”活动,累计服务企业226家,“行走的法治课堂”入选司法部典型案例;创新推出“三个千万”新举措,将164个警格、1332名基干民兵全部嵌入网格,对全区106家规上企业实行“政法干警包联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涉法问题46件。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