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德城NQI”云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围绕绿色化工、新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按照市场监管部门业务指导、产业园区统筹服务和第三方机构市场化运营的创新模式,夯实质量基础,聚焦质量提升,激发服务活力,大力开展“平台+服务站”的“金字塔”服务,有效实现服务对象、服务机构、监管机构三方质量数据的协同共享。
“1+N”布局,突出“小平台、大服务”。将市场监管部门“行政资源”与龙头企业“示范作用”有机整合,以运河恒升化工产业园区和山东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为依托,采取“1+8”模式和“线上+线下、一个资源协调办公室+N支专家团队”的模式,建立“一站式”服务工作站。打造全市首家线上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云平台“德城NQI”,实现手机端小程序与实体站点联动,线下窗口以管家为主力、专家为支撑,协同开展质量技术服务。通过“一站式”服务,企业新增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 51项,攻克技术难题19项。
质量问诊,找准需求靶向服务。提供“线上直达”问诊、“线下进企”义诊、管家“站内坐诊”、专家“定期巡诊”服务,针对各类共性、个性问题,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制定个性化的质量改进方案,为企业提供业务指导、标准查询、质量帮扶、质量预警等服务,有针对性地帮助小微企业提升质量水平。截至目前,已协调组织专家工作组28人次,指导帮扶企业14家,解决质量管理问题81项,提出可操作性诊断措施建议62条。
多维帮扶,补齐短板提质增效。“统筹规划+先行先试”,稳步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在全区55家规上企业、23家专精特新企业和3家瞪羚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拥有质量问题“一票否决权”。“示范引领+区域品牌”,品牌建设成效初显,工作站主动加强与行业协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联系,建立产业协同研发设计、标准研制、质量管理、品牌创建和知识产权运用等服务模块,推动辖区中小企业研发创新,规范行业知识产权使用,引导发展特色品牌。“广泛发动+送法上门”,增强企业质量意识,加强平台各方导流,广泛发动,结合中国品牌日、世界计量日、世界认可日等活动,大力推广“德城NQI”平台,结合消费品质量安全“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教育活动,向企业免费发放《小微企业应用 ISO9001 提升质量管理的实施指南》、《质量管理手册》等相关资料。累计开展质量培训2场300余人次,为企业答疑解惑120余次,破解质量技术难题15个,发放“德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指南”500份、相关技术资料100余本,相关技术资料 500 余本。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