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议题背景
2023年,全区各部门单位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扛牢法治建设第一责任,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二、决策依据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
三、议题目的
审议《德城区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研究部署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四、重要举措
(一)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法治思维养成。一是坚持学深学实悟透弄懂。认真落实定期学法制度,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政府常务会议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法律法规学习、讲座8次。二是压实法治建设主体责任。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批示或听取、研究法治建设28次,推动工作落实。三是增强规范依法行政能力。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编制公布重大行政决策目录4个。评议45个部门述法报告,建立问题清单,以“方案+报告”做好整改。
(二)统筹法治建设重点,推进严格依法履行政府职能。一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动态调整部门权责清单,创新网格治理平台“云解纷”“警格+网格+民兵”基层警务模式。二是深化“八五”普法教育。纵深推进“八五”普法,创新运河法治文化品牌。三是多措并举建设法治德城。深化诉源治理,推行“五步听证”工作法,实质化解82个信访案件。
(三)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一是创新涉企执法“三三制”。落实“三书同达”“三色预警”机制,开展“伴随式”执法监督。二是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推进47个“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规范涉企执法,落实首违“不罚轻罚”清单,首违执行116件。三是强化法治为民保障职能。创新“1+2+N”行政争议预防化解机制,多元实质化解97件,2起涉企案例入选“全市首批‘德解决’最佳实践案例”,行政败诉率降至4.27%。
五、需要会议研究决策的事项
(一)加大责任落实。一是开展述法评议。组建公职律师为主的评议小组,对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年度述法报告进行评议,建立问题清单,以“提示函+方案+报告”形式做好整改落实。二是开展法治督察。围绕示范创建任务,对7个镇街以及量化任务重的部门进行实地法治督察,逐项盯办、逐项推进、逐项落实,推动示范创建活动扎实深入开展。三是公开接受监督。指导、督促镇街、政府各部门将本单位法治政府工作报告经党组研究审议后,及时在区政府网站等渠道公示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二)创新工作举措。一是量化工作任务。围绕法治政府建设任务,在征求镇街部门意见建议基础上,起草拟定《德城区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计划》,适时提交区政府常务会研究审议,把示范创建任务进一步细化、量化、具体化到各部门。二是创新工作举措。创新实施领导干部法治素养提升“五个一”工程,推动“四法同述”全面铺开,切实推进“关键少数”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职责。高标准建设行政复议中心、智慧矫正中心,打造规范化、数字化司法行政工作隆起“高地”,赋能基层社会治理。三是深化“法治六进”。建设“沿运河法治文化带”,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广泛开展普法进机关、进园区、进企业,加快推进法治企业、法治学校、法治医院、法治乡村建设,分领域打造普法示范点,提升全民法治素养。
(三)强化重点领域问题化解。一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聚焦执法不严格等五方面,推行执法月考、月评、季训机制,规范提升执法能力水平。推广应用“德企行”智慧平台,建立运行监测点,让无事不扰企成为常态。二是推进行政争议化解。完善“1+2+N”行政争议多元预防化解机制,加大行政争议调解和解力度,推动实现行政争议“事心双解”,持续降低行政败诉率、万人成讼率。三是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深化法律服务行业“一支部一品牌”,探索建设“枫桥式”律师所、法律服务所。深入开展“法治服务进企业”系列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巩固提升“法律援助+支持起诉+仲裁+调解”等机制,打造“法律援助+N”惠民模式,推动法律援助精准有效惠民。四是培育“出圈”品牌。结合职能找准业务工作与法治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聚焦发展大局特别是企业所需、群众所盼精准发力、攻坚突破,着力打造一批护航发展、服务群众的法治样板典型,让更多具有德城特色的法治实践“出圈”又出彩。
六、联系方式
联系科室:德城区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股
联系人:崔云龙
联系电话:0534-2188629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文内容